三昇体育_三升体育官网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55462291X/2022-01751 分类 规划计划 ??其他 ?? 其他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公开日期 2022-12-01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12月1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人社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人社系统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宿迁建设目标,大力弘扬三真三实作风,深入践行“人社群众工作法”,积极履行稳就业、惠民生职责任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省厅列统50项指标中28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招商引资考核获得满分,入围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创新引领,四化同步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为牵引,省厅支持的15项重点改革任务均按序时进度扎实推进。实施专项人才培养行动。深入推进乡土人才培养评价,839名乡土人才取得初、中级职称,新增9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示范工作室创历年新高,相关工作受王昊书记专题询问并予以肯定开辟产业人才职称评价直通车416名产业人才取得中级职称工作被列入《三昇体育_三升体育官网或部分设区市实施的自主改革事项清单》。全市首个洋北社区培训学院建成运营。打造治理拖欠工资宿迁模式。建设无欠薪城市为目标,率先开发建设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全市308个在建工程项目实现全过程动态监测,涉及农民工总数11.5万人次,代发工资37.65亿元,及时发现和排查欠薪隐患1372件,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已初步建成。省政协张义珍主席、省厅张彤厅长莅宿调研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工作成效给予肯定。探索基层人社干部队伍建设试点。针对基层人社服务力量存在的瓶颈短板,谋划开展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积极推动业务素质能力提升,探索建立工资常态增长机制,着力锻造一支认识深刻、本领过硬、晋升空间大的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畅通劳动保障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就业优先,服务发展大局展现新作为。企业用工充分保障。创新打造企业用工服务全周期帮办模式,在三昇体育_三升体育官网率先开展稳就业惠民生系列招聘活动、常态开展周六市场招聘全市举办449场线上线下招聘,为5.68万人次推荐就业岗位。深化劳务合作,开展赴外招聘活动,提供就岗位2.65万个,1220人有意向来宿就业。纾困解难充分落实。率先实施人社保企业稳就业12全面推行免申即享加快援企稳岗政策落实,为1.15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亿元。三昇体育_三升体育官网率先启动苏岗贷融资业务,发放资金3.93亿元。严格落实特困行业缓缴社保费工作,为181家企业办理社保费缓缴,整个缓缴周期涉及金额8131万元。创业带动充分展现实行五融五新模式,打造返乡创业宿迁品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打工经济创业经济转变,省人社厅推广我市经验做法。创新出台《创业孵化基地345星级评定办法》,评估验收26家省、市级创业基地。今年以来,全市扶持创业2.72万人、带动就业5.09万人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9.62亿元。

(三)坚持覆盖全民民生保障能力跃升新水平。社会保障待遇提升有序精准施策助推参保惠全民,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0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内2提升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73元提高到192,增幅达10.98。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为全市19.9万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65.7亿元就业形态权益维护三昇体育_三升体育官网率先出台《宿迁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成立新就业形态服务工作专班快递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推动快递末端备案网点参加工伤保险,全市共53个网点、208人参保。探索推进小微企业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减少工伤矛盾纠纷,将惠及1.2万家小微企业职工近10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有力贯彻落实《江苏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帮助1.0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推行失业保险三零服务机制,发放失业金5844.74万元、失业补助金2922.9万元。建成首个多功能数字化零工市场,组织招聘36场次,2400余名新业态人员进场应聘。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参保工作有就业意愿渔民实现100%就业。

坚持外引内培,人事人才管理取得新成绩。打通人才招引服务链条。落实人才引领服务发展五联五强行动,精准征集人才需求开展双线人才招引,全市累计引进大专以上人才2.66人,其中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毕业生2843人。上线人才服务云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站式服务和不见面办理,审核获批人才购房券”4255万元各类补贴2400余万元打响能宿迁工作品牌出台技能宿迁三年行动方案,构建贯穿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全过程的政府补贴支持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43万人次。优化技能人才评价备案模式,全市累计备案评价机构192新增技能等级取证3.8万人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行动270名工程技术人才纳入“青苗工程”培养对象库。打造百场大赛育才模式。创新开展百企岗位练兵、百场技能竞赛、百万技能人才活动,以赛促训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01场,新增技能人才6720人;淮海技师学院机电项目获得第六届省状元赛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坚持规范有序,和谐劳动关系打造新亮点。在专项治理上下功夫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女职工、未成年权益保障等重点工作,累计开展专项检查49次,涉及单位4938职工52.93万人。持续推进政府国企欠薪项目半月调度工作,25个欠薪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帮助839名农民工追回拖欠的工资2316.21万元。在示范引领上下功夫深化和谐劳动关系配套改革试点创新,培育省、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40洋河酒厂荣获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与苏宿园区共建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与创新基地。深化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市认定市级金牌调解组织7家,申报省级金牌调解组织3家。在宏观调控上下功夫开展企业薪酬调查,累计完成240家省级样本160家市级样本企业薪酬调查,及时发布薪酬信息。完成2020年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认定,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发布《宿迁市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督促指导全市国有企业规范工资总额管理工作。

坚持优质高效,人社快办服务探索新模式。关联事项实现一次办持续推进一件事改革,实现31项人社领域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扩大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取消26项人社领域证明材料,13个承诺事项落实到位。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梳理51项高频业务材料清单,编制统一办事一单清10个高频服务事项办理提速50%多重事项实现线上办全面推广应用省一体化信息平台,拓展网上办事途径,340个业务事项网办率达90%。打通部门壁垒,将人社业务下放至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布设24小时自助服务网点30个,完成基层银行社保卡服务网点建设372个。窗口事项实现规范办深化综合柜员制改革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广泛开展人社服务好差评工作,确保差评100%得到整改反馈。今年以来人社窗口接待量突破11万人次,前台经办量达8.9万笔,网上业务量达5万笔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

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全市人社系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人社厅工作部署,推进落实“33445”工作思路【突出三个定位、聚焦三个转变、坚持四化同步、打造四个品牌、实现五个更加】,勇于担当,锐意创新,全力以赴保民生、千方百计促发展,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目标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人社力量

突出三个定位突出政治性定位。始终牢记人社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根本定位,进一步增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持续推动全局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突出人民性定位。始终牢记人社工作为人民这一服务定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谆谆教诲。积极践行“人社群众工作法”,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人社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将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好、落实好,站稳群众立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突出创新性定位。始终牢记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战略定位,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人社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质量谋划改革创新项目,扎做好改革创新工作的提升、加强、复制和推广,用新思维凝聚新动能,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模式创造新经验,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贡献人社智慧。

(二)聚焦三个转变。部门从专业型向综合型转变人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工作都统一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目标之下。全系统要强化系统性思维,加强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板块之间的相互衔接、耦合配套,确保同步聚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对外要增强人社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性和系统性,紧密结合发展大局,充分考虑产业需要,牢牢围绕民心民意,实现行政能力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人员从政策型向复合型转变随着上级要求、社会发展和民众期盼逐步提高,对人社干部从单一政策型向复合专业型转变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工作方式上,坚持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温情行政,处理好规范和灵活的方式,扎实推进人社领域制度标准化、业务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建设,改进工作效能。思想方法上,不断拓宽思维和视野,主动学习经济、社会、历史等各个领域,培养辩证思维,学会运用和把握规律。信息从收集型向加工型转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视野,立足人社干人社的同时,带跳出人社看人社的全新思维方式履职作为,在落实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索,深入挖掘分析就业形势、参保情况、人才类型、劳动关系状况等数据信息反映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面临问题强化信息加工和动态跟踪、及时分析和科学研判,主动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升人社工作层次和水平。

坚持四化同步以便民化为主线。树立好办、易办、快办的便民服务意识,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把省时间、省材料、省人力要求,扩展告知承诺制试点范围,持续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让群众办事“就近路”“少跑路”“不跑路”“多条路”。以社会化为方向。运用平台思维、众筹思维、市场思维、品牌思维等社会化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人社各领域工作,积极推动人社工作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走向群众,推动群众参与、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企业发展有机衔接,形成“群众点单、政府统单、社会派单、企业接单”协同合作机制,凝聚社会合力以信息化为赋能。大力实施“智慧人社”攻坚行动,以“线上‘一张网’、线下‘一扇门’、进门‘一个窗’、受理‘一次办’”的“四个一”为主线,全面推动“一网通办”改革,创新开展大数据信息化比对推进参保扩面,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云平台”,深耕数字化综合治理农民工工资新模式,推动信息化提档升级以系统化为集成。在省厅坚强领导下,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整合力量,加强五级人社部门联动和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各类资源、平台有机整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系统化集成化工作体系。系统谋划人社工作,聚力打造“乐业宿迁”、“创业宿迁”、“技能宿迁”、“安薪宿迁”、“人社快办”品牌。

打造四个品牌。打造“乐业宿迁”工作品牌。实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工程,升级“4410”企业用工模式新内涵。实施劳务品牌发展提升工程,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基层就业服务优化工程,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改革,打造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工程,对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以及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靶向施策。实施市场主体稳岗扩岗工程,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年内实现四级零工服务站全覆盖。打造“创赢宿迁”工作品牌。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加快落实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可持续发展创业基地运营模式,遴选一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和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放大典型示范引领效应开展创业融资赋能行动引导和鼓励经办银行加大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中信贷投放规模,提高纯信用贷款发放比例加大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打造“技能宿迁”工作品牌。开展西楚工匠培育行动加强职业培训制度建设,加大高技能人才、数字技能人才、各行业(领域)能工巧匠等各类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和社区学院建设,积极争取探索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直接认定试点地区。持续推进乡土人才培养评价三年行动计划,从人才挖掘、培养提升、评价发证、载体建设、项目支持等方面推进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安薪宿迁”工作品牌。深化治欠保支源头治理,推进“信息化”预警二期系统建设,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先行先试,形成宿迁经验。推进社保卡发放工资工作,依托“一卡通”数字化监控预警平台,逐步各部门平台数据信息高质量共享。充分应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服务监管平台与金融机构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保证金业务全流程不见面在线办理。

实现五个更加推动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坚决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实施“就业招聘扩增量、技能培训提质量、助企纾困稳存量、监测预警防变量”的“四量”举措,抓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抓好创业创新环境优化、抓好公共服务提质创新,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构建更加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实施扩面提质工程,持续开展全民参保行动,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新业态就业人员应保尽保;实施待遇提升工程严格落实企保全国统筹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施基金提标工程深化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更加精准助企招工引才活动。坚决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开展产业人才招引行动,打造企业用工服务“全周期”帮办模式和“数智化”服务平台,多渠道为企业招工和引才;开展西楚工匠培育行动,持续深化技能宿迁品牌打造,加大高技能人才、数字技能人才等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开展乡土人才提升行动推进乡土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加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坚决贯彻落实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要求,打造全流程调解体系健全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打造大数据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农民工工资监测预警平台升级建设和智慧仲裁院建设推动社会保障卡实名制管理与权益保障服务应用;打造和谐式维权体系,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中心,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完善分配制度要求,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加强集体协商工作分类指导。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适时公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意见,引导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及其增长幅度。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机制健全完善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为导向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

相关信息